二胎有生育津贴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二胎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生育津贴是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一般情况下,二胎有生育津贴。二胎国家补助金额是按当地政策来定的,二胎的国家补助主要来自于生育津贴。我国各地的生育津贴补助标准都不一样,通常是国家性的补助政策。而有些补助来自于地方人民政府推出的政策。夫妻生育二胎后,除了可以获得生育津贴,还可以获得计生部门的相关补助。二、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计算公式为: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二)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开放,二胎也是可以领取生育津贴。计算规则: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指女性参保职工发生引、 流产或分娩的上个自然年度中,申领人所在用人单位首次进行缴费基数核定之月全部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参保职工人数。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部分地区的奖励假期不享受生育津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tuberio.com/334814.html